第一、中短期而言,农业是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。粮食是创造光辉灿烂文化的基础。
智力,需要能量的支撑。而人的能量,来自于粮食。在可见的将来,这一基本事实不会有所改变。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。拿诺贝尔奖需要不饿肚子。现代人和新石器时代人的基因并无太大区别。只有足够的热量、丰富的营养,才会有高级复杂的智力活动。
无农不稳,无粮则乱。民族的伟大复兴,买不回来。对农业及农业技术的投入,应该是重中之重。一切有利于将农业工业化的新技术,如光学照明、机械化、自动化、无人机、节水种植、应该优先支持考虑应用到农业当中去。农业告别靠天吃饭,按需生产的意义怎么强调都不为过。
第二,中长期而言,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开放的国土和国民意识。
在可见的将来,随着全球气温不断上升,适宜种植粮食地带会不断远离赤道。疾病也不断地向两极扩张。不可避免的,现在中国人的主体居住地,和北美洲、欧洲一样,也将会北移。
如果不发生战争和国土更迭,越来越多留在地球上现在的中国人将离开故土移居到北方,乃至蒙古、西伯利亚,(或者南半球的南方)成为其他国家的住民。而南中国留下的空缺,将由临近赤道地区的东南亚、南亚和非洲移民,包括华裔移民所填补。
中国、中国人和民族的概念也会随之改变。中国现在落后的国籍管理观念和国民意识,将不再适应未来的社会现实。处理得不好,会成为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威胁。
第三,中短期而言,开发新能源是时代的任务
信息是文化的载体。能源是文明的标志。信息的产生,不管是人的思考篆刻,还是机器的计算打印,都需要能源。100多年前,人类已经意识到未来是电气化时代。太阳能、风能等新能源以及锂电池等新的能量储存技术,正深刻地改变这个世界。核聚变发电如果能够成功,更将革命性改变中国和世界地缘政治面貌。
第四,中长期而言,积极开展行星际资源开发探索,投资未来。
中国只有这么大。地球只有这么大。困在狭隘空间里,只会出现你死我活的竞争和零和局面。随着私人公司的出现,超越狭隘国家的合作成为可能。要支撑人类指数式增长,地球以外的空间才是真正无限广阔的。
合作和光明的远景能带来朋友和和平。中国应该不要害羞,耐心地主动走出去握手。以各种力所能及的方式,包括国家间合作,企业间合作,资金上的支持,参与支持太空探索合作。这样,强大的中国才不会被视为别人的威胁,而是希望。
提示: 本博文来自于 Military 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