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2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出台了《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》,明确指出中外合作办学要“强化退出机制”。这从侧面反映出,中外合作办学的乱象亟需整治;该市场或将进入优化升级的拐点,由量向质进行内化改造。我们回头再看清华与明大合办的DBA项目,清华大学作为国内顶尖高校之一甚至是执牛耳者,旗下学院与世界级名校合作举办的DBA项目却未在教育部官网正式备案。双方在世界范围内均广受认可,按理说获得教育部的官方备案应无问题。若该项目未存猫腻,为何在教育部无正式审核备案?若该项目的确存在问题,办学双方又是以何种目的开设此门课程?种种疑点,怕是只有当局者才清楚。Mitbbs.com
MBA等“精英进修课”,为何象征着“圈子文化”Mitbbs.com
虽然教育部支持国内众多高校开办MBA、EMBA一类课程,但高校反馈的成果却不尽人意。甚至作为中国顶尖高校的清华大学,其旗下的MBA项目质量亦有待商榷:Mitbbs.com
据2017年《金融时报》MBA排行榜显示,仅有两所中国高校进入前20名,分别是位居第11 名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位居第15 名的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。不仅名次靠后,且237所中,无一家纯粹内地高校设置的MBA课程位列其中。Mitbbs.com
至于EMBA项目更是乱象频发,导致2016年教育部发文硬性规定自2017年起,EMBA将纳入全国统一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,由教育部统一划线、各学校按需调整录取。Mitbbs.com
刘强东此次在美涉案,将其参与的DBA项目曝光在舆论聚光灯下。4月初,教育部在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南开大学EMBA违规办学问题处理结果的通报》这一文件中已严厉批评南开大学在EMBA 办学中违规办学问题严重、逐利倾向严重,而涉及其中的多位校级领导、学院领导轻则受到党纪、行政处分,重则被免职。而因违规办学,该校EMBA 招生权也被撤销。Mitbbs.com
为何MBA、EMBA、总裁班等一直是“圈子文化”的象征,在民众眼中多有“老板们花钱买文凭混圈子”的嫌疑?而且,为何这一类给精英阶层设置的进修班中,涉及到的利益输送、钱权交易问题难以杜绝?Mitbbs.com
从相关文献和公开报道中可得,高昂的学费和师资力量的短缺是目前MBA、EMBA等课程的两大主要矛盾。高昂的学费折射出管理不透明与教学成本的晦涩难清;师资力量短缺则反映出在需求驱动下,高校发展此类课程的手段过于粗糙,MBA、EMBA教师的培养成了一大短板。Mitbbs.com
市场倒逼下,中外合作的精英进修课程正野蛮生长。原因在于一方面,此类项目大多只参加学校的自主考试——相比于全国统一的招生考试,可操作空间无疑超出太多,高校各方从中牟利的“成果”更加斐然;另一方面,中方师资不足、外方师资补上,在目前MBA类师资短缺的困境中,对高校而言无疑可解燃眉之急。Mitbbs.com
多年发展下来,MBA类课程虽已成为高校平衡收支的一种手段,却不应再蜕变为隐藏在暗中的、负责利益输送的管道。Mitbbs.com
2018年5月2日,光明日报刊发一篇名为《一起违规办学案牵出——EMBA办学中的失范与规范》的文章,在文中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吴合文指出,“高校的全日制学历教育一直处于收入低于支出的不平衡状态”。Mitbbs.com
而EMBA类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平衡高校办学收支的作用,一定程度上来说无可厚非。但目前高校MBA、EMBA类课程已经内部形成了利益团体,包括相关管理人员、部分授课教师、合作的中介机构等。他们将此类课程作为个体获取经济利益的渠道,这一点必须严厉打击。Mitbbs.com
诚然,MBA类课程是一种高回报的市场化教育项目。但其不能由培育商业精英的教育机构,蜕变为富人集聚资本的社交沙龙。尤其是清华一类的中国顶尖高校,更需起到带头示范作用。各方亟需对此类“精英进修课”作改革试错,“做不好”与“不去做”,有截然不同的结果。 Mitbbs.com